今天,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省经信厅近期遴选首批30个浙商浙企“两新深度融合”优秀经验案例,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选。 在3家企业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等领域创新实践,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今,一股“两新深度融合”力量正在重塑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抢占低空经济材料国产化蓝海,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无疑是典型代表。 近日,在华帅特企业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带领团队与企业科研人员就超疏水有机玻璃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此前,该项研究在实验室阶段取得突破,水分子与材料表面接触后,达到了类似水珠与荷叶的接触效果,意味着材料具备理想的自清洁功能。 2024年,杨玉良与华帅特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在透明高分子材料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杨院士团队在高分子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研究优势,正好补上我们在基础材料机理上的短板,企业在飞行器面板的抗冲击性优化上,就得益于院士团队的技术指导。”浙江华帅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通过“院士团队(基础研究)-高校院所(中试验证)-企业工程师(快速产业化)”协同机制,让实验室里的技术能更快落地成产品。一款应用在低空飞行领域的面板,杨玉良团队提供理论数据,研发周期直接缩短40%。 不仅如此,企业还打造全流程集成数字化车间,产品一致性高达99.5%,满足航空级严苛标准。通过采用“工业上楼”模式提升空间效率,新建4.8万平米厂房及智能化产线,年产能跃升至6万吨,为空天、深海等高端市场国产化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入选的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也是在开放协同创新方向,企业探索出“企业+高校+异地研发”协同创新模式,与浙江大学携手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整合学术前沿力量与产业实践优势,有效破解非核心区企业高端人才引进难题,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 自2021年联合研发中心成立以来,加西贝拉已累计攻克19项关键技术课题,申请发明专利15项,研发的超高效变频电机实现效率提升1%、单台成本降低5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入选全省“两新深度融合”优秀案例企业聚焦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全链条的融合,通过数智改造赋能,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更新、管理创新,实现快速发展。 入选的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度融合数字孪生、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黑科技”,构建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路智能追踪体系,实现质量透明、协同高效。 在桐昆的“未来工厂”中,自动化设备、5G机器人、机械手臂广泛应用,车间自动化率超90%,数采率突破95%,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作为全球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桐昆这些年来锻造“数智功夫”,打造了一条具有示范型和前瞻性的进阶之路。未来,企业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全链条的融合,赋能上下游协同发展,为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数字动能”。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奔赴中,嘉兴激荡起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浪潮。 今年,嘉兴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示范应用,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同时,要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加快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嘉兴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来源:读嘉
|